顯示具有 電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電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巫師3》葉奈法的外觀

pawel-mielniczuk-yennefer-in-game

CD Projekt Red的角色美術總監(Character Art Director)Paweł Mielniczuk,近日在Artstation分享了一些關於Yennefer臉部製作的資訊。

pawel-mielniczuk-yennefer-sculpt-1pawel-mielniczuk-yennefer-sculpt-2pawel-mielniczuk-yennefer-sculpt-3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Cliff Bleszinski:FPS戰役模式消耗75%開發預算

Cliff_B

原始新聞:

以《戰爭機器》(Gears of War)系列聞名的遊戲設計師Cliff Bleszinski,他在離開Epic後,宣布新作《LawBreakers》。雖然在本屆PAX South電玩展仍沒能提供Demo,但是他還是接受PC Gamer採訪,聊到遊戲的進展,記者也問他近來射擊類遊戲發展趨勢的看法,如缺乏單機戰役。Bleszinski回應道這是因為「戰役模式消耗絕大部分開發預算」。

Bleszinski說:「戰役模式通常消耗了75%的預算,而大家一個周末就火速破完戰役,然後轉去玩多人模式。」


在上個世代,戰役模式一直是FPS的大賣點,無論是恢弘的科幻英雄史詩《最後一戰》(Halo)系列,還是強調電影感的《決勝時刻》(Call of Duty)系列最為知名,而這兩大系列的賣座,也讓在戰役模式一向較弱的另一個FPS巨頭《戰地風雲》(Battlefield)系列,力圖在3代與4代加強戰役的部分,不過我們都知道結果...

各家廠商在戰役部分的投入愈來越誇張,諸如請真人演員,採用好萊塢頂尖視覺特效的動態捕捉設備製作過場畫面,邀請好萊塢配樂大師配樂、甚至請大牌明星配音,或是知名演員親自動態捕捉演出,一方面目前3A遊戲的開發就要耗費大量人力,另一方面又用好萊塢的方法在製作戰役模式,都讓3A射擊遊戲的開發費用飛漲。

但從這世代開始,有遊戲廠商開始發覺,花大錢製作的單機戰役模式,並非大部分玩家都會去從頭到尾破完。因而開始有了不包含單機戰役模式的3A級射擊遊戲,如2014年的《神兵泰坦》(Titanfall)。開發者Respawn Entertainment,就表示單機戰役的破關玩家比例只有5%,因此在當時甫新設的Respawn Entertainment在人力不是很多的情況下,將大部分人力資源投入單機戰役並不划算,就決定定將資源完全放在多人模式,並做了個折衷的「多人劇情戰役模式」。在他開了第一槍後,最近的《虹彩六號:圍攻行動》(Rainbow Six Siege)、《星際大戰:戰場前線》(Star Wars: Battlefront)等3A大作也都不包含單機戰役。

而除了不做單機戰役外,決勝時刻系列最新作,《決勝時刻:黑色行動3》則是用了一開始就開放所有單機戰役關卡讓玩家選擇的方式,試圖讓單機模式的利用率更大化。另外也有強制連線的「共享世界」射擊遊戲潮流,像是Bungie的《天命》(Destiny)以及最近在Beta測試的UBI《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Tom Clancy's The Division),這一類型的改進方向。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巫師3》資料片「血與酒」為傑洛特最後的冒險

CD Projekt Red接受Eurogamer義大利採訪表示《巫師3》(The Witcher 3)第二個付費資料片「血與酒」(Blood and Wine),宣稱比起主程式更加優秀,並且會是CD Projekt Red以傑洛特為主角的最終故事。

CD Projekt Red的資深編劇Jakub Szamalek對Eurogamer義大利表示,「血與酒」之後CD Projekt Red就要告別或至少「暫時告別」《巫師》系列,「血與酒」也是他們為傑洛特準備的最後故事。

Jakub Szamalek說:「在「血與酒」,我們想對《巫師》世界畫上終點,至少是好一段時間當中。這會是以傑洛特為主角的最後冒險,在此之後我們還沒有確切的規劃,但「血與酒」會是我們為傑洛特故事準備的句點,然後就會將全部精力集中到《Cyberpunk 2077》上頭。」

Jakub Szamalek指《巫師3》主程式中欠缺富「領袖魅力」的敵人,他們將在「血與酒」為傑洛特準備一個獨特,且令人難忘的敵人。此外,「血與酒」會有比主程式更錯綜複雜的劇情,他們認為這會得到玩家的認同與欣賞。

Jakub Szamalek還在Eurogamer義大利訪談表示「血與酒」將比《巫師3》主程式更出色,這訊息被媒體廣泛引用報導,CD Projekt Red的行銷負責人Michal Platkow-Gilewski 向GameSpot澄清,沒有誰比誰好的問題,但由於與過往的開發經驗,「血與酒」應該可以給玩家比起《巫師3》主程式更加完善的遊戲體驗。

Michal Platkow-Gilewski 說:「『血與酒』是我們開發《巫師3:狂獵》的經驗總結,所以必然在許多方面會比起《巫師3:狂獵》更加完善,但這不表示之間誰比誰更好」

《血與酒》在去年12月釋出兩張場景畫面如上,展現與《巫師3》主程式截然不同的氛圍

Michal Platkow-Gilewski 表示玩家可以期待「血與酒」的新元素,包括新的怪物、任務,並透露新加入的區域「陶森特」(Toussaint),規模堪比主程式出現過的區域(威倫、諾維格瑞、史凱利傑),但這不涉及誰比誰好。

「我不會個別指哪個比較好,每回《巫師3》更新加強(包含目前推出超過十次的更新)都增進整體遊戲體驗,簡單來說,有附加資料片的主程式就是比沒附加來得好。」Michal Platkow-Gilewski說。

以下是「血與酒」的官方介紹:

「《血與酒》是個長達20小時的冒險故事,加入全新區域『陶森特』,傑洛特將被引領至這個未受戰火蹂躪之地,在無憂無慮氛圍與俠義之風盛行的外表下,隱藏一個既古老又血腥的秘密。」

《巫師3》1.12版更新已經於日前在所有平台推出,「血與酒」預計在2016年第一季(1~3月)前半年(1~6月)釋出。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巫師3》製作內幕與幕後花絮

 AAB1-noscale

Eurogamer日前又放出另一篇有關《巫師3》(The Witcher 3)的深度報導,與之前一篇相同作者,上一篇主要關於是CD Project創立的經過與《巫師》一代、二代以及未能推出的《白狼崛起》幕後故事,而這一篇重點則全放在《巫師3》,包括發售日當時的花絮,幕後故事,另外還有一些美術設定圖還滿有意思的。

原文: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製作一個遊戲人物的成本要花多少?

2145921-kim_swift

 

原文: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製作電玩遊戲是一項極耗時間與金錢的事,但究竟要花到多少成本呢?知名遊戲設計師Kim Swift在今天PAX Prime演說,以設計單一一個遊戲中角色的分解過程為例,試圖向大眾說明遊戲大廠在遊戲開發中要花到那些成本。

Swift目前在Amazon Game Studios參與一款「神秘遊戲」,而她先前製作過《傳送門》(Portal)、《惡靈勢力》(Left 4 Dead)與《Quantum Conundrum》。(Kim Swift,上圖,前Valve遊戲設計師)

她的演說想向大家解釋有關遊戲開發中常見的誤解,如一個時常出現的論點,她說-遊戲定價太貴。(3A遊戲標準售價是59.99美金。)

Swift向大家展示一個遊戲角色「近戰戰士」的製作,從原始美術概念,到動作(animation),到劇情、配音、戰鬥設計、音效還有特效。

舉例來說,一個美術概念師可能要花兩週時間,3000美金的薪水去進行角色設計。一個特效美術製作武器揮動與打擊的動畫特效,可能也要花上兩週在這項任務上頭,同樣是大約3000美金的薪水。

其他會牽涉到這角色的專門人士包括,一位角色美術、一位技術動畫師、一位戰鬥設計師、動畫師、程式設計師,配音員與音效工程師。以大型開發工作室的大成本遊戲來說,這樣一個單一角色,從初始美術概念,到實際產生遊戲中的素材,過程可能要花上三個月。

以遊戲業界平均薪資標準,用「保守估計」來算,Swift估算這樣一個角色,光是參與者的薪資就要花費4.65萬美金。而她再加上其他成本如辦公空間、電腦、軟體與工作軟體設備,一個角色的總耗費成本,她說,會是大約8萬美金。

「這還只是一個角色」Swift說「若跨大估計到複數角色與遊戲舞台,成本更是快速膨脹」


以後也會把一些會發表在PTT、巴哈或是其他網站,較有意思的文章或翻譯放到網誌來。

應該說當初會開這網誌本來就要做這件事的...

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巫師》系列開發者CD Projekt的故事

CDP-RED_logo_720x405-720x405the-witcher-3-geralt
《巫師3》(The Witcher 3)發售後,波蘭開發商CD Projekt Red在台灣的知名度大增。《巫師3》所呈現遊戲品質,加上CD Projekt Red發售後接連不斷的免費DLC,還有其對待玩家的態度,當讓很多人都對這間公司感到好奇,甚至有點神化它,這邊翻譯歐洲遊戲大站Eurogamer一篇有關CD Projekt故事的專題報導,讓大家更了解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家公司,還有它們背後的故事。
文章是2013年11月刊出,距今快一年半,當時《巫師3》也尚未發售,所以後面一些關於《巫師3》的部分猜測就不用太在意了。

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TLoK]《寇菈傳奇》電玩版試玩影片

korra_vg_sdcc

《The Legend of Korra》的電玩版將在聖地牙哥漫畫展(San Diego Comic-Con)舉行體驗試玩活動,不過不能到場的粉絲也不用太過沮喪,IGN在他們的漫畫展實況節目中為我們先行揭示遊戲實際試玩片段!

遊戲看起來相當不錯,動作流暢,系統風格看起來真的相當有「白金」的味道,尤其是那個反擊的感覺。畫面看起來也比預期好,當初的截圖真是很不會截。

根據這個Demo,可能是因為遊戲性的緣故,某些御術設定被作調整,例如水很明顯被調整成可以憑空出現,不用場地有水才行。展示沒有包含劇情,直接展示遊戲中會出現的三種過程:一般戰鬥(氣寺島)、Naga的移動小遊戲、Boss戰(機甲坦克),實際遊戲是會有劇情的,而且有特別製作的2D過場動畫。

另外,有人也會覺得Equalist與御術黑幫並肩作戰很奇怪嗎?


tumblr_n9c2w1abMr1rogcuio1_1280

Korranation公布了電玩版封面票選的結果,由上面這張圖獲得多數。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TLoK]《寇菈傳奇》電玩版試玩心得報導

tumblr_n7qg4s8rIr1rvud6oo2_1280

昨天《The Legend of Korra》才宣布推出電玩版,遊戲媒體Destructoid獲邀體驗過遊戲並寫出篇心得報導,我們可以從報導中獲得更多遊戲資訊。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TLoK] Activision X Platinum Games 《寇菈傳奇》改編電玩

Korra_AxP

IGN報導,Activision宣布要推出Nickelodeon的大人氣動畫降世神通系列的《The Legend of Korra》電玩遊戲。開發是日本的Platinum Games(白金工作室)負責,遊戲類型是第三人稱動作遊戲,預計今年秋天在Xbox One、Xbox 360、PS3、PS4、PC等平台,以數位下載遊戲形式推出。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李小龍參戰格鬥遊戲《EA Sports UFC》

 
EA宣布已故傳奇武打影星兼武術家李小龍,將會在他們未來推出的綜合格鬥技遊戲《EA Sports UFC》當中登場,成為參戰選手之一。

被問到為何要把李小龍加到一款綜合格鬥技遊戲當中,創意總監Brian Hayes稱這是「最可笑的問題」,UFC身為全球成長最快速的運動,正是李小龍的哲學為「現代綜合格鬥技打下基礎」。

EA透過與李小龍企業公司(Bruce Lee Enterprises)的合作,把這個夢幻的參戰給實現了。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翻譯]三上真司創立Tango之路

cover.0_cinema_1920.0.0_cinema_1920.0

Polygon推出一篇關於名遊戲製作人三上真司的專題報導,集中在他離開Capom後要創立自己的公司Tango Gameworks背後的想法還有創立後的經歷,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其中提到若干秘辛,雖然文章很長,但讀起來還蠻有趣的,特地將它翻譯成中文,裡頭三上似乎還收回了某個過去說過的話...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一位Wii U遊戲開發者的故事 - Wii U遊戲開發內幕

Wii-U-console

幾年前,任天堂的Wii在電玩產業歷史上可以說是締造了歷史般的銷售紀錄,創造一股熱潮,甚至被譽為藍海奇蹟。在2012年,任天堂推出了Wii的後繼機種Wii U,Wii U同樣走異質產品路線,但其銷售卻不是相當順遂。今年兩位主要對手,微軟(Microsoft)與索尼(Sony)雙雙推出其接班機種Xbox One與PS4,兩台主機在耶誕假期,橫掃歐美各國,Wii U完全難攖其鋒。日前,歐洲最大遊戲網站Eurogamer,刊登出一位擁有Wii U開發經驗的遊戲開發者某君(後以X表示之),講述他為Wii U開發遊戲時遇到的種種事情,或許可以從一位開發者的角度,讓我們看看任天堂在這台主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文章太長,不一句句翻,請見諒。原文以第一人稱敘述,翻譯以第三人稱敘述。

X在任天堂首度向廠商披露Wii U資訊的時候就參與其中。他在一間第三方廠商開發團隊*中負責硬體,協助公司開發出一款市面上較成功的Wii U遊戲。這次Wii U迎來其發售後第二個耶誕商戰,但銷售表現仍然讓人失望,主機未來陷入不確定,他遂有想出來告訴世人參與開發Wii U遊戲,與任天堂合作的真實狀況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想法,讓大家知道一些Wii U起伏的來龍去脈。

*第三方廠商:在遊戲業界中,指不屬於任何主機廠商且沒有固定支持特定主機廠商的自由遊戲開發廠商或發行商。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翻譯] 《古墓奇兵》CG預告 & 《古墓奇兵 決定版》情報

tomb_raider_definitive_edition-wide

學到新播放器的用法,先來出清一下過去被Youtube封鎖而沒能放出來的影片。首先是Tomb Raider重啟之作CG預告動畫,當時還是我首次碰到Youtube對影片的全球封鎖...正好碰到這款遊戲即將在1月底要移植到Xbox One與PS4的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古墓奇兵 決定版》,所以不久前有翻過一些情報文,剛好拿來湊一篇。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刺客教條4》情報 畫面 概念圖 正式釋出

SOtNkHo

UBI正式公開《Assassin’s Creed: IV Black Flag》的新聞稿,並正式釋出畫面、預告片與概念圖,甚至有中文官網!

不過官網好像沒什麼情報阿,就來整理一下來自新聞稿與國外媒體的重點情報。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刺客教條4》發表預告片[中字]&介紹

SOtNkHo

《刺客教條》(Assassin’s Creed)系列最新作《Assassin’s Creed IV: Black Flag》,在前些日子由官方Ubisoft正式確認,並預計在台灣時間3月5日要發表第一波的資訊,不過看來準備在當日才釋出的CG預告片與畫面已經被先一步洩漏出來了,這裡也趁熱將預告片上中文字幕,配上遊戲畫面做個簡介。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The Last of US》新角色 & 新預告片

the-last-of-us-logo

由Naughty Dogs所開發中的PS3獨佔作品《The Last of US》,一款以劫後生存為主題的動作冒險遊戲。在這次的 Comic- Con 拿出了一個新的過場動畫,並介紹了一個新的角色 – Bill。

新過場動畫 「Bill’s Safe House」:

扮演Bill的是以影集《Deadwood》(化外國度)聞名的W. Earl Brown,是一名倖存者,過往曾受Joel的幫助。在過場影片中,Joel與Ellie去尋求他的幫助,雖然過程中發生了一點摩擦,但他終究伸出援手。

TFT-118-Libsyn-Embed2TLU.mp4_snapshot_02.02_[2012.07.17_16.52.17]

《The Last of US》原本預計是2012年底的作品,但後來傳出要在2013年才會發售。想了解更多資訊,可參考過去所翻譯過的訪談與影片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The Last of US》新預告片與訪談

開發《秘境探險》(Uncharted)系列聞名的Naughty Dog,最新的PS3獨佔作品《The Last of US》(最後倖存者)釋出了新的預告片,並且IGN刊登了新的訪談。

the-last-of-us-logo

新預告片: Truck Ambush

IGN訪談:

《The Last of US》是一款設定於大浩劫之後的冒險動作遊戲,目前關於這款遊戲的情報並不太多,我們只知道兩位主角Joel與Ellie,要在這個受過恐怖疫病摧殘過後的世界冒險求生。現在隨著這個新的影片與訪談,我們獲得更多的資訊。

以下簡單翻譯一下訪談: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Captivate 2012:Bio6、LP3、DmC 預告片 [中字]

CAPCOM每年一度的專屬遊戲展示會Captivate,去年在杜拜,今年移師羅馬,照例拿出許多作品。

國外媒體的整理報導:

會中發表了許多今年重點作品的預告片、資訊與影像。如《惡靈古堡6》、《DmC:惡魔獵人》、《重鐵騎》、《龍族教義》等,還新發表了《失落的星球3》。特別選了3個感興趣的作品來製作中文字幕...